查看原文
其他

他们,华师榜样!

华南师大新闻社 晚安华师 2023-04-30

他们

是优秀的华师学子

用行动践行在华师所学

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

不断为社会传递光与亮



2022级研究生李淑祯

热情投身各类学生工作

三度下乡传递温暖

代表“心晴热线”荣登榜样华师

致力以所学回报社会


  李淑祯:助人自助,守护每一份温暖  


心理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淑祯本科阶段通过学科提升计划保研本校。本科四年,她除了专心学业之外,也热心于参加各类学生活动。李淑祯大二时担任心理学院学生会公关实践部部长,大三大四连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她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三次下乡,用所学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关怀与力量。作为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平台的志愿者,李淑祯于2022年6月代表“心晴热线”登上“榜样华师”的颁奖典礼,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出守护的意义:要成为给人温暖与光亮的人。


  以知识指导实践  



2020年初,在班主任袁杰老师的号召下,李淑祯与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心晴热线平台下的“安心小屋”活动,虽然疫情也让同学们惴惴不安,但大家仍旧非常乐意参与其中,希望能用所学为他人带来鼓励。面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人群,李淑祯和同学们实时辅导、无缝陪护。利用课余时间,李淑祯认真搜集资料,用心备课,为大家录制关于情绪的微课视频并分享至“安心小屋”的微信群,希望以此疏解大家的情绪疑惑。此外她也会和大家一起不定期地组织参与正念练习、情绪剧场等活动。

她直言:“和大家一起做团辅活动我感觉非常温暖,我们组织丰富的活动,及时为大家答疑,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焦虑和情绪困扰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最让李淑祯印象深刻的是疫情期间一位双相情感障碍的高三学生的来电求助,对方因为高考延期而心生焦虑,完全无法投入复习,大家便用“小步子原理”建议对方可以每天来打卡。“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活在当下,在改变的道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我们希望能通过这种积极的引导给她带来力量。”后来,那位学生不但坚持打卡了一百二十多天,还将心晴热线的志愿者视为“最尊敬的人”写进高考英语作文,最后顺利考入大学。


  以行动践行真知  



走出学校,李淑祯利用所学的心理知识继续向更多人传递爱与关怀。


在大二的暑期云下乡活动,李淑祯作为队长带领大家开展面向高中生的“成长型思维夏令营”,该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思维课程的训练,使大家敢于突破自我,培养终身成长的理念。同学们在夏令营期间不仅学习到了训练自己成长型思维的方法,还积极策划出了许多创意有趣的方案,其中一项“镜头有你”的方案获得票选第一,李淑祯和队员们积极帮助大家落地实践,提供经费支持,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被肯定的感觉。


夏令营结束后,志愿队的大家和孩子们也时常联系,高考过后纷纷收到孩子们的喜讯,大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孩子们身上收获到正反馈。李淑祯回忆起时不禁感慨道:“心理学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助人自助,当我为大家准备心理学内容的教学时,不管是对专业知识的巩固,还是对自身情绪的调节,都有很大的帮助。”


知行合一,回报社会 



在李淑祯看来,知识回报社会,就是自己潜心理论研究的同时也积极走向社会开展实践。每一次在构思研究时,她都会习惯性地问自己:这个研究对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作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方面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它背后体现出什么影响机制?我们该怎么去改善调整?


李淑祯认为,每一个学科都是有社会价值的,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专业课的知识,静心沉淀,大胆实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专业,用回报社会的愿景去践行所学。


2022级研究生刘伯舟

先后担任多次重要志愿服务活动的负责人

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2500小时

两度赴藏教书育人

不改初心热爱志愿


  刘伯舟:以志愿之光照亮青年之路  


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22级研究生刘伯舟,先后获评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共青团员、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称号,社会实践课题获评2019年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优秀课题”,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1年广东省益苗计划“重点培育项目”、2022年第六届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曾任华南师范大学第五批赴林芝支教服务队队长,华南师范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昌都分队队员,现任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执行主任,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500小时。


走上支教之路



刘伯舟是一位对志愿服务怀有无限热爱的人。进入大学,他就喜欢到处“跑”,包括两次到增城区七境村推广普通话,两次前往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做调研、宣讲。社会实践让刘伯舟不畏惧历练,同时也让志愿精神在他心中沉淀,“在学校、学院提供的平台上,我不断进步,之前以为志愿服务就是做好事,慢慢地我领会到志愿服务是双向的。”大三,刘伯舟第一次了解到林芝支教项目,立刻萌生了加入的想法,“我爷爷年轻当兵时曾在新疆和西藏驻守,从小我就有一种西部情怀”,在研究生支教团师兄师姐的鼓励下,刘伯舟决定开始自己第一次援藏支教之旅。


“在去林芝之前,我就遇到了困难,但我想去支教的愿望更加强烈。”刘伯舟笑言。首次赴藏前,支教队伍因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未能成行,刘伯舟十分焦虑。当看到校团委招募青年战疫云支教志愿者的消息,他知道自己应该先行动起来,便成为了一名“云主播”,为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免费提供在线学业辅导。以平凡的战疫行动履行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深深根植在他的心里。后来学校招募新一批援藏支教志愿者,刘伯舟毅然选择再次报名,并成为这一批服务队的队长。



丰富的实践经验让刘伯舟有勇气奔赴西藏林芝,而与当地学生“教学相长”的师生情谊更让他在这条路上走得坚定。家访时,一位名为格桑旺扎的学生让刘伯舟印象深刻,“我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孩子回答想当兵,要保卫祖国,保护自己的爸爸妈妈。”读书明理,简单但坚定的话语让听者心中触动,“学生对家国的情怀,也会触发我自己,这是一种教学相长。”透过高原上孩子们澄澈的眼睛,刘伯舟找到了下一程的答案——再往上走走,尝试新的高度。

赓续那支“带不走的队伍”


除去自身的情怀,学校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也极大地推动着他努力成长。学校为青年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搭建平台,促使着刘伯舟以及其他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作为研究生支教团一员,刘伯舟再次奔赴西藏,来到与林芝毗邻的城市,海拔3000米的昌都。他主动要求指导服务学校的志愿者队,这支队伍是华师研究生支教团第一批赴昌都的志愿者成立起来的,此时已是第四届,一共50位志愿者,由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组成。“我们研究生支教团将华师的志愿服务精神带到雪域高原,也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在志愿者队的建设方面,刘伯舟付出了很多心血。首先,他决定给小志愿者们办一个隆重的队伍成立仪式,并表彰前一届表现优秀的小志愿者,让他们体会到“仪式感”,“这种观念的培养至关重要,倘若在尚处于价值观塑造期的初中,体会到志愿事业的重要性,那么以后将更热情投身有深远意义的公益事业。”以志愿者队成立仪式为起点,刘伯舟带着他们学习手语,身体力行和他们一起做志愿。每个周末,刘伯舟和队友们都会带着学生志愿者,乘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到市里的青少年宫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此外,刘伯舟和队友们极其重视每一次志愿活动的组织安排,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活动的意义。在一次“粤藏馆校连线”活动中,刘伯舟链接广州博物馆红色文化展的电子资源,生动活泼地为孩子们讲解知识,获得了不错的反响。“青少年宫的老师让我们讲了两次,第一次觉得特别好,还要我们讲第二次。”刘伯舟笑着说,“孩子们开心,我们也很满足。”

“不是三年,而是每一天”



在被问及两次进藏的收获时,刘伯舟坦言:“援藏回来,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人民教师的理想。”在支教过程中,他亲身感受到当地老师和学生对志愿者的认可和尊重,体会到西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批一批援藏教育人的默默耕耘,“这种被需要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我必须不断提高自我以期更好地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学生放在刘伯舟办公桌上的祝福卡片


这种“被需要感”更加激励了刘伯舟的责任心,也让他愿意付出更多的热情和关爱在教学上。他始终保持陪伴学生早读和夜修的习惯,因而被学生们称为“副班主任”。每天晚上下了自习,刘伯舟都会和学生一起走回宿舍,月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远,孩子们指着月亮问他:“月亮好圆,老师,你想不想家?”


没有课的时候,刘伯舟仍坚持常驻办公室。“如果因为我的一点偷懒,让他们最后离自己的目标高中就差一分怎么办?”正如当地支教学校的校训,“不是三年,而是每一天”,学生的学习如此,支教老师的工作亦如此,回来学校读研更是如此,“研究生也是三年,要把握住这三年的每一天,努力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19级本科生周莹

曾获多类比赛奖项和奖学金

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

运用专业知识创立“果潮计划”

公益助农硕果累累


  周莹:履历丰富的公益助农发起人  


城市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19级本科生周莹,现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在校期间曾主持国家级大创获优秀结项和主持金种子课题,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瑞华文化产业优秀奖奖学金,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获得“挑战杯”“红色专项赛”国家级二等奖、“互联网+”广东省金奖、“挑战杯”广东省一等奖等9项国家级、11项省级以及20余项校级荣誉以及奖项。周莹发挥专业所长,在公益助农方面做出大贡献。她创立“果潮计划”团队,为果业推广融入地域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元素,接洽超5000万斤文创果品的意向合作,提供创意IP设计和品牌宣传。


公益助农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周莹团队设计的文创果品包装及周边


周莹在大一时就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后来成为了华师“青年云支教”和“医二代”等志愿活动的成员,并且连续两年为粤西粤北等边远地区的留守儿童和医务人员子女提供支教服务。志愿服务时长超200小时,三次获三下乡“先进个人”、“优秀志愿者”,相关事迹被中青网、广东学联等进行报道。“助力乡村振兴,我会一直在路上。”周莹说道。

大一时周莹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详细深入的了解,“公益助农”的愿望悄悄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在参加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时,她将愿望付诸行动,创立了“果潮计划”,打算用品牌助力农业的发展。

周莹(右)与“百香姐”的直播带货现场


周莹来到了中国脐橙之乡——江西省寻乌县进行走访调研,她发现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大量水果面临滞销问题,脐橙果业陷入发展困境,“我是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我能否运用专业知识去赋能乡村的果业品牌,从而帮助果农解决水果滞销的问题呢?”于是周莹结合自身专业开始思考解决方案。为了验证想法的可行性,周莹搜集了江西寻乌的脱贫经验,了解到一些果业品牌存在包装风格老旧、品牌溢价较低、产业链较短等痛点,她发现用果品IP品牌进行助农是可行的。她开始招募团队进行文创产品的创意设计,如设计果品文创、将IP形象赋予在包装上等。


此外,她还在2020年成立了果品经纪人服务队,紧接着到当地进行深入调研。他们为当地赣南脐橙设计了13款文创果品包装以及周边,和当地带货的网红“百香姐”为当地2200多位农户直播带货,有效帮助农民销售果品。如果说寒假社会实践调研为她提供了契机,那么专业知识则为她进一步实施计划提供了底气,周莹稳扎稳打地开启了她的公益助农路。


“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到最好”


公益助农路虽硕果累累,却是布满荆棘。周莹回忆道,困难大概可以分为三个。一、大学生团队如何能有效地去跟政府、企业、高校或是一些基金会、协会进行相关的调研与合作;二、不同校区甚至不同学校的团队成员间如何有效地进行交流合作;三、在项目模式和产品服务的转型升级中遇到没有思路的情况时如何解决。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对此,周莹坚定地说道:“既然开始了就要做到最好。”她有效利用团队成员的社会资源,面对一个个复杂多变的情况及时调整和创新方案,不断克服一个个困难。

在谈到公益助农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时,周莹说到:“我去乡下调研时跟一些农户接触,他们眼神炙热地看着我们,交谈时又带着一些对未来的期许和迷茫,那时候我真切感受到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要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去更好地服务社会。”正是看到这一个个迷茫却又炙热的眼神,看到一个个淳朴的笑容,周莹团队愈加坚定要将这条公益助农路走好。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用所学知识去帮助果农树立特色品牌,将科研报告写在大地上,做兼具时代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项目。“果潮计划”的成功进行也让周莹受益匪浅,从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策划宣传、路演答辩等能力的锻炼提升,到获得各项奖项,在比赛上创造佳绩,再到看见自己的调研和行动解决了果品滞销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她感到非常高兴和有成就感。同时她赞同多跟社会接触,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永远保持敢于探索的精神,并以无限的热情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公益助农的路上,果品通过IP的赋予实现了品牌溢价,寻乌脐橙实现了更好的外销,以及农户们收益的增加,脸上重新洋溢起的笑容都让周莹觉得他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我永远认为付出比得到会更快乐,当你为社会提供一些帮助时,哪怕非常微小也会让人觉得非常愉悦。”周莹认为公益助农的意义便在于此。

最后周莹对华师的同学们表达了祝福,希望同学们无论是什么专业,都要带着批判的精神去反思自己所学的东西,并且要多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在田地中、在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中去挖掘真正的答案,并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去服务社会,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021级本科生黄晓宁

兼顾多项学生工作与学术科研

发表国际期刊论文

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集所学,走实地,掘需求,解难题

发挥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黄晓宁:用所学知识助推社会发展  



行知书院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级本科生黄晓宁,中共预备党员,现任行知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一班班长。在校期间获得校综合一等奖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获“泰迪杯”数据挖掘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三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铜奖、院级金奖。现主持大创重点立项、参与省攀登计划等四个项目,发表国际重要期刊《Sensors》论文一篇、核心期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一篇、国际重要会议论文一篇并获得最佳报告。


深入实地,发掘农田治理所需



作为一名工科专业学生,黄晓宁始终将自己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关注身边社会问题,努力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将所学知识、技术与汕尾本地现实问题相结合。


在前期比赛基础上,黄晓宁与团队成员研究了一项针对小样本小目标的目标识别技术,在识别害虫种类方面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在校区开设的IAB创新思维创业课程的启示下,黄晓宁与她的团队希望能够在互联网+比赛中将这项技术跟汕尾市实际结合起来,于是他们结合汕尾地区特色展开了大量调研,发现素有“中国青梅之乡”的汕尾市陆河县有大量占地面积很大,但是发展并不理想的梅田。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得知,果农们在梅子采摘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虫害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单靠人力解决虫害问题无疑会降低采摘效率。



如何提高梅子的收获效率,解决果农面临的问题,是一件“需要做,可以做”的事情。在项目推进期间,黄晓宁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将目标识别技术与梅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通过无人机拍摄图片、导入模型、分析识别目标,降低巡检所耗费的人力资源,从而降低投入成本,以期推动汕尾梅园的绿色和创新发展。黄晓宁团队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促进汕尾现代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当然,梅园的现实情况也并不可能通过这项技术就得到彻底解决。但黄晓宁认为,“既然做出这个技术,并且当地也有这个需求,希望对汕尾当地有所帮助,甚至在以后能有更大的应用领域。”


虚心请教,协同攻克技术难题


从去年三月至今,技术研发已有一年时间。在此过程中,黄晓宁跟她的团队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中如何进一步提高目标识别技术的精度是令他们较为头疼的一点,对此团队伙伴们积极讨论,寻求老师帮助,并为此不断优化结构、改进模型。


得益于书院的导师制,黄晓宁的导师与导师团队的师兄师姐常常为她们的技术研发提供改进思路,为她们解疑答惑,同时校区开设的IAB课程也让她们对项目实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此,黄晓宁特别感激学校和老师提供的支持。


耐心引导,浇灌祖国未来花朵



此外,黄晓宁还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在去年暑假,她加入了梅州“音”你而来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结合梅州当地特色,筹办丰富的课外活动,给学生们带去生动有趣的义教课程。二十人一间的宿舍,不时的起早贪黑,也不曾让黄晓宁有过中途退出的念头。

在三下乡的过程中,她注意到一名小朋友总坐在最后一排,脱离课堂,她鼓励小朋友积极融入课堂、和他人沟通交流,她用关心和耐心,帮助着他逐渐融入集体。黄晓宁表示,能够给乡镇的孩子们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作为一名预备党员,黄晓宁希望自己和同学们都能够时刻关注党中央强调的方针政策和关心的问题,主动将自己的发展融入国家事业大局中去,结合自身的实际,为社会做出贡献。


他们
积极向上 知行合一
用实际行动为社会服务
希望更多华师学子
传承榜样精神

为社会贡献出华师力量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90周年校庆,是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回望发展历程、凝练华师精神、展现办学成就、汇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契机。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面向广大华师友人启动“90元庆90年”捐赠项目和持续推进“文博中心建设”捐赠项目,汇聚点滴爱心,传递爱校情谊,共襄校庆盛举。

点击下方小程序

可选购最新华师文创

  #往期回顾#  




采写丨伍嘉明 欧阳颖 肖语涵
叶华 吴尧晴 简坤丽 黄靖茹
图片丨由受访者提供
执行编辑丨周翔 郑舒林

责任编辑丨郑宇云 吴建国 卢嘉裕

关注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我们在场 懂你悲喜 给你力量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

校历丨PPT丨招生丨转专业丨网费丨水电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